微信号:yixuezhuanli

QQ号:834234551

联系人:Medical

E_mail:834234551@qq.com

地 址:

您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专利池 >

专利池

一种机械驱动式全肺切除术后引流装置

发布时间:2019/06/14 丨 文章来源:医学发明创新转化推广平 丨 浏览次数:


申请号:

CN201710164925.3

申请日:

20170320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肺科医院]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政民路507号

发明人:

[崔江涛]

主分类号:

 

公开(公告)号:

CN106823025A

公开(公告)日:

20170613

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家豪]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106823025A

(45)授权公告日 20170613

 

(21)申请号 CN201710164925.3

 

(22)申请日 20170320

 

(71)申请人 [上海市肺科医院]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政民路507号

 

(72)发明人 [崔江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家豪]

 

(54)发明名称

     一种机械驱动式全肺切除术后引流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驱动式全肺切除术后引流装置,包括具有双引流通道的双腔引流管,双腔引流管的第一端放置在全肺切除术后的胸腔内,双腔引流管的双引流通道的第二端分别与一引流瓶的引流口连接,一对引流瓶之间通过一气压调节通道连接,在气压调节通道内设置有移动阀芯,气压调节通道外设置有驱动移动阀芯在气压调节通道内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伸入气压调节通道内与移动阀芯连接,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气压调节通道的连接处密封。本发明克服了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常规引流夹管后无法及时引流胸腔内渗血渗液的缺点,整个过程中胸腔内的容积恒定不变,压力也不会变,确保纵隔位置不偏移。

 

权 利 要 求 书

1.一种机械驱动式全肺切除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双引流通道的双腔 引流管,所述双腔引流管的第一端放置在全肺切除术后的胸腔内,所述双腔引流管的双引 流通道的第二端分别与一引流瓶的引流口连接,一对所述引流瓶之间通过一气压调节通道 连接,在所述气压调节通道内设置有移动阀芯,所述气压调节通道外设置有驱动所述移动 阀芯在所述气压调节通道内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 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伸入所述气压调节通道内与所述移动阀芯连接,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驱 动端与所述气压调节通道的连接处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肺切除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引流管的第 一端呈螺旋盘管状结构,在所述双腔引流管的第一端侧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引流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肺切除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引流管的中 部一侧还设置有第三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肺切除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引流瓶内 设置有气压感应装置,所述气压感应装置与报警装置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肺切除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 气缸或电机。

 

说 明 书

一种机械驱动式全肺切除术后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驱动式全肺切除术后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单侧或双侧胸腔内手术后(肺楔形、肺段、肺叶、纵膈肿物、食道等非全肺切除 手术),为了使胸腔内血、气等渗出物自胸膜腔内排出,恢复胸膜腔的密闭性并重建胸膜腔 的正常负压使肺复张,胸腔闭式引流是术后常见的处理方法。此外,此方法还便于术后及时 观察到胸腔内引流液的速与量,判断有无术后活动性出血;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做出相关处 置并确保引流通畅,便于掌握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胸腔闭式引流者,通常引流量< 80ml/h,开始为血性,以后颜色逐渐变浅,为浅红色,不易凝。若出现以下情况,则诊为术后 胸腔内活动性出血:①引流量大于200ml/h,持续3~5h,胸液颜色由淡转深或有血凝块者; ②2h内引流管溢血大于500ml,且伴凝血块者;③引流量50~100ml/h,持续12~24h,总量大 于2000ml。如诊断为活动性出血应及时二次剖胸止血挽救患者生命。但全肺切除术后的早 期,患侧胸腔闭式引流管需要夹闭,目的是使左右两侧胸膜腔的压力基本相等,以防纵隔摆 动。此时患侧胸腔为密闭状态,虽然避免了纵膈摆动而确保健侧肺的正常通气,但在特殊情 况下(如术后患侧胸腔内有动脉性出血),术后早期漏出的血液无法及时通过夹闭的引流管 引流入引流瓶,若胸腔内已出血过多,医师常无法及时判断胸内情况而贻误处置,危及患者 生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机械驱动式全肺切 除术后引流装置,既确保了全肺切除后胸腔的密闭状态避免纵膈摆动,又可以及时引流出 胸腔内的渗血渗液便于观察胸腔内出血情况。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机械驱动式全肺切除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双引流通道的双 腔引流管,所述双腔引流管的第一端放置在全肺切除术后的胸腔内,所述双腔引流管的双 引流通道的第二端分别与一引流瓶的引流口连接,一对所述引流瓶之间通过一气压调节通 道连接,在所述气压调节通道内设置有移动阀芯,所述气压调节通道外设置有驱动所述移 动阀芯在所述气压调节通道内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 线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伸入所述气压调节通道内与所述移动阀芯连接,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 驱动端与所述气压调节通道的连接处密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双腔引流管的第一端呈螺旋盘管状结构,在 所述双腔引流管的第一端侧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引流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双腔引流管的中部一侧还设置有第三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引流瓶内设置有气压感应装置,所述 气压感应装置与报警装置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气缸或电机。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克服了常规闭式引流夹管后无法及时引流胸 腔内渗血渗液的缺点,并确保了整个环路都是密闭状态;可以通过机械式的驱动装置改变 移动阀芯的位置,进而改变一对引流瓶之间的气压差,机械式的驱动装置控制精度高,使得 血液在一对引流瓶之间收集或流出,整个过程中胸腔内的容积恒定不变,压力也不会变,确 保纵隔位置不偏移。另外通过设置有气压感应装置,可显示整个环路内的压力,若术后支气 管残端漏气发生张力性气胸,整个环路内压力都会持续增高且不下降,此时可开启报警提 示医生及时处置,通过第三接口外接普通胸腔闭式引流瓶;。再者,术后若纵隔位置不佳,可 通过第三接口抽气或注入无菌空气,改变患侧胸腔容积,使纵隔位于理想位置,便于健侧肺 通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 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机械驱动式全肺切除术后引流装置,包括具有双引流通道 110a、110b的双腔引流管100和一对引流瓶200a、200b。双腔引流管100的第一端放置在全肺 切除术后的胸腔1内,用以吸引胸腔1内的血液。为了使得双腔引流管100能够更加全面的吸 引血液,本实施例中的双腔引流管100的第一端呈螺旋盘管状结构100’,在双腔引流管100 的第一端侧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引流孔(图中未示出),这样的结构便大大增加了双腔引流管 100与血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引流效率。

双腔引流管100的双引流通道110a、110b的第二端分别与一对引流瓶200a、200b的 引流口210a、210b连接。一对引流瓶200a、200b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通气口220a、220b,通气口 220a、220b之间通过一气压调节通道300连接。在气压调节通道300内设置有移动阀芯310, 气压调节通道300外设置有驱动移动阀芯310在气压调节通道300内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 装置包括直线驱动装置410’,直线驱动装置410’的驱动端411’伸入气压调节通道300内与 移动阀芯310连接,直线驱动装置410’的驱动端411’与气压调节通道300的连接处密封,直 线驱动装置410’为气缸或电机。通过直线驱动装置410’可驱动移动阀芯310在气压调节通 道300内移动,而且机械式的驱动装置控制精度高。当直线驱动装置410’按一定频率控制正 方向工作时,移动阀芯310在调节通道300内做往返运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克服了全肺切除术后早期闭式引流夹管后无法及时引流出胸腔内渗血渗 液的缺点,并确保了整个环路都是密闭状态,相当于引流管夹管状态。直线驱动装置410’的 驱动端411’可以驱动移动阀芯310左右滑动,若移动阀芯310在直线驱动装置410’的作用下 向左移动时,引流瓶200a和引流通道110a压力增大,引流瓶200b和引流通道110b压力减小, 双腔引流管100的第一端如果浸于血液内,血液会从引流通道110b引流出并汇集于引流瓶 200b;若移动阀芯310在直线驱动装置410’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滑动,引流瓶200b和引流通道 110b压力增大,引流瓶200a和引流通道110a压力减小,双腔引流管100的第一端如果浸于血 液内,血液会从引流通道110a引流出并汇集于引流瓶200a。整个过程中胸腔内的容积恒定 不变,压力也不会变,确保纵隔位置不偏移。

另外,本实施例至少一引流瓶内设置有气压感应装置(图中未示出),气压感应装 置与报警装置连接,通过设置有气压感应装置,可显示整个环路内的压力,若术后支气管残 端漏气发生张力性气胸,整个环路内压力都会持续增高且不下降,此时可开启报警提示医 生及时处置。再者,双腔引流管100的中部一侧还设置有第三接口500,若发生张力性气胸, 通过第三接口500可外接普通胸腔闭式引流瓶;术后若纵隔位置不佳,可通过第三接口500 抽气或注入无菌空气,改变患侧胸腔容积,使纵隔位于理想位置,便于健侧肺通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附 图

 

图1

 

网站首页 | 专利池| 专利展示|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ADSENSE| Download

扫码联系我们

扫码联系我们